查看原文
其他

沈伟东 | 探索历史真实——读刘玉非虚构《抗战老兵口述历史》

沈伟东 口述历史 2024年09月18日 10:48
翻开这本书,随着作家刘玉的寻访之路,我们在偏僻的乡野与20多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相遇;通过刘玉的眼睛和镜头,我们看到,一位位老兵从时光隧道中走来,从年轻的士兵走到白发苍苍的暮年。
人物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史著,向来缺少民间史,尤其缺少以历史为背景的底层百姓生活史。本书通过对一位位抗战亲历者的访谈,真实记录了民间抗战史,拯救了历史文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样的历史文献不是简单的概念化表述,而是通过大量真实细节的记录还原了血脉生动的历史原生态。作者作为寻访者,利用了多媒体记录和传播手段:照相、录音、录像,并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方式,让更多的读者随着他深入乡野,凝望逐渐隐没在生命尽头的老兵,探寻渐行渐远的历史背影;同时,这些文章陆续在报刊上刊登,引发了更多的读者对抗战老兵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阅读者因而加入到关心帮助老兵的志愿者行列。而图书出版,将以更为传统的传播方式永久记录并传承抗战老兵为民族生存以命抗争的精神。这是中国最可宝贵的血性。

在本书中,刘玉的文字以实录为基本原则。口述记录中的老兵历尽坎坷,回望前尘往事,语气看似平淡,而慷慨、激愤、忧伤、悲凉的各种情感如同静水下波涛汹涌的暗流,读来使人感受到国民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老兵口述细节记录了抗战时期国民生活状态及国民精神、情感,还原了历史“现场”。阅读本书,老兵原生态的讲述娓娓道来,把我们带到那个时代场景,让读者有亲历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迥异于抗日影视片中过于乐观的艺术化渲染,本真地反映了个体在国难当头的经历和体验,也通过个体的经历和体验,多角度观照出隐没在正史背后的更多的细节和真相。老兵口述细节还记录了抗战时期的国家制度以及国家战时制度下的社会秩序。这些细节是对国家历史宏伟叙事的补充。

全副武装的中国远征军部队


老兵口述细节记录了抗战时期兵役制度和军队战斗情况,是重要的抗战军事史料。这些史料的最大特点是亲历者口述,保持了史料原貌。蒋义清老人的讲述记录了1938年国民政府在广西乡村实行的从“三丁抽一”到“三丁抽两、五丁抽三”的招兵政策:当时的中国乡村,招兵时,兄弟之中以抓阄决定谁去当兵。少数刚从田地里洗脚出来的农村青年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做了逃兵,军法无情,捉到后就地枪毙。老兵中也有如韦重光这样的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的青年学生,也有如黎德这样的桂林市城市贫民。上前线参加抗战的老兵当时年纪最小的才十五六岁。读者还可以从老兵的口述中了解到军队的装备。如:“当时用的是德国枪,钢帽、防毒面具都是白崇禧从德国买回来的。帽子上的帽花图案就像是一个鸦片包包。”(蒋义清老人讲述)“俺用的是德国步枪,俺们全广西军队用的机枪、重机枪都是从德国买来的。”(蒋义清老人讲述)这些口述印证了广西军队战斗力强大的装备基础。而战士生活极其艰苦,补给跟不上,有时在前线吃生米,穿草鞋长途奔袭参加战斗。

穿着草鞋行军的中国士兵


老兵口述的细节记录真实地反映出作战情况。每一位老兵都辗转数千里,转战数省,历经艰辛。蒋义清老人被炸弹打中额头的剧痛似乎穿越了70年:“血一下子就流出来了,那个痛哦!痛得俺喊死!”这彻骨的剧痛至今还让他深切地感觉到日本人的狰狞。老兵讲述的中国士兵与日本士兵短兵相接的战斗,让阅读者感受到以命搏杀的勇气,正如老人所说:“你不打他,他就打你的呢。”韦重光老人的口述记录了作为中下级军官带兵参加桂林保卫战,经过惨烈的战斗突出重围的经历,他带的一个连突围出来的只有十来个人。黎德老人述说了伏击战的惊心动魄,一颗步枪子弹从他的侧面射来,正好打中他的肚皮,在肚脐上面左右贯穿——70多年后,作者寻访他的时候,他才掀开军大衣让人看,这让他的女儿女婿大吃一惊,之前从来没有听老人说起过,“老人淡然地答道:‘这点伤算什么,我打仗的时候起码死了五六回呢。’”书中每一位老兵口述的作战细节,贯穿起来,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中下层军人的战斗情况。这样的战斗在华中、华北、华南、华东等各个战区展开,士兵依靠双脚辗转奔袭,以中国大半个版图为战场,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李接福、蒋淮昌老人讲述的昆仑关战役,谭延煦老人讲述的收复腾冲之战,冯桥桥老人讲述的武汉会战,唐太利老人讲述的进攻松山战役,唐仁均老人讲述的随枣会战和大别山游击战,余国清、何文才、武彪、唐兴成老人讲述的赴缅赴印远征作战,黄海潮老人讲述的桂林保卫战,以建明老人讲述的龙虎关战斗,许良能老人讲述的战地救护,胡力有老人讲述的独山战役,周松桥老人讲述的雪峰山战斗,李光玉老人讲述的廉江战役……这些口述的历史,从士兵或中下级军官的视角讲述战争的细节,为研究者补充了珍贵的史料,也为阅读者深入了解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前进的中国远征军

老兵口述的细节记录了抗战时期让人反思的问题,诸如国民愚顽,军队腐败,内部摩擦,等等。例如,口述中谈到战时士兵生活极其艰苦,而管伙食的“火头军”生活却很好,“他狡猾得很,把买菜的钱省下来买烟抽。”(蒋义清老人口述)老百姓在卖给军队的麦子里掺沙子,让士兵无法下咽,等等,这些读来令人叹息。

中国士兵自己打草鞋


作者在记录每一位老兵的口述历史之前,细致委婉地记叙了寻访的过程,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老兵的生存状态、体察老兵的细微心理变化。这样的记叙角度,让现实与历史的变换自然流畅,寻访老兵成为我们深入探索历史真实的过程,也成为打通历史与现实,反思个体人生命运、国家命运,观照国家、民族发展脉络的过程。作者寻访手记中,细节的精微描述让阅读者能够触摸到老兵的气息,透过厚重的时光迷雾真切地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兴亡的关系。
这是客观的抗战人物传记,从老兵的抗战历史记录了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的惨烈抗争;也是客观的中国百姓生活史,从老兵的人生磨难和现实生存状态,写出了近百年中国底层百姓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难能可贵的家国责任,这是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桂林普陀山博望坪安葬着1944年11月桂林保卫战牺牲的三将军(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陆军一二一师师长阚维雍、陆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和八百牺牲于七星岩中的军人。

这里,从前山和后山上来的晨练市民、游客相遇在墓旁的仰止亭里。我遇到一位白发老人唱着自己写的歌词,抨击“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歌声激昂,表达他的愤慨之情。老人含着泪高声唱“中国当自强”。旁边的市民不以为异,安静地听着,偶尔也听听收音机里的新闻,议论几句他们眼中错综复杂却又简单得像小孩子“过家家”的国际关系。我还遇到过讨论桂林保卫战的市民,谈到当时桂林民风的剽悍,桂林抗战守军与桂林城同存亡,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日军搏斗打巷战,桂林的民房成了巷战的碉堡,桂林的山也成了抗战的堡垒,桂林民团组成敢死队,勇士身上绑上手榴弹和炸药包去和日军拼杀。就在这小小的普陀山上,血流殷地;对面漓江,战死者遗体堵塞江流。

1945年8月桂东路至桂西路一带

我参观过桂林档案馆举办的桂林老照片展览。老照片里,山影依然。照片述说了那场战争中中国百姓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近两年,刘玉关注民国桂林历史的研究,竭尽所能,系统地采访桂林民间老兵。文章陆续被国内媒体刊登。图书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将会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抗战老兵,了解那个民族危亡的时代我们先辈的抗争。我在纪忠亭(为纪念抗战期间桂林保卫战中牺牲的将士而建)里阅读这些老兵的口述史初稿,似乎在窥探国家命运、桂林城市命运和这些桂林人的命运。纪忠亭里的石条凳被市民摩挲得油光水滑,市民在这里安闲地聊天,也有人拉拉胡琴,唱上几段。桂林上空有训练的战机飞过。
现实与历史如拂动山道边老树的两股风交汇着,树上的蝉蜕伏在枯枝上,新蝉簌簌爬上来。
清明节,大雨,我登上桂林普陀山博望坪。
登山的市民走到三将军和八百壮士墓前,纷纷自发鞠躬,向抗战英雄行礼。我看见墓前两位身着黑衣的妇人蹲坐着,点着香烛,抱在一起,她们瘦削的肩膀耸动着,在抽泣。
正如书里记载,英雄在世的战友,散落在偏僻的山野,他们大多已是耄耋之年,渐次凋零。我们缅怀战死沙场的英雄的同时,作者客观的描写,字里行间道出了我们需要给予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过牺牲的在世的抗战老兵更多的尊重和关怀。
对这些老兵的尊重,其实是对民族对国家对中国人自己的尊重。由于历史原因,抗战老兵大多流落在乡间,默默无闻,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有的老兵终身未娶,老无所依;有的老兵由于历史问题,身陷囹圄,妻离子散;有的老兵由于战争留下的伤残,70多年来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有的老兵在历次运动中受尽折磨,流落他乡……只给探访者留下孤独的背影。
老兵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蒋义清老人对志愿者看望他时送的“抗日老兵”牌匾的牵挂,韦重光老人听说有记者采访时翘首以盼的心情,冯桥桥老人最想得到的是国家对他参与抗战的承认(“得到社会的承认,我就感到欣慰了,死也瞑目了。”),余国清老人对抗战纪念牌的珍惜……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翻开这本书,让读者走近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些生命个体与我们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位老兵的生命经历,也记录着国家历史波澜起伏的命运密码。
让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通过饱含民族血泪的老兵口述,从字里行间探寻国家救亡图存、民族自强复兴的密码。

本文转载自“刘玉口述历史工作室”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口述历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